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仁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道德精髓。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期,牡丹江文明网和“文明雪城”微信公众号开展2022年度全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线上展播活动,让涌现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浸润人们心间,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文明风采,打造志愿服务之城,为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贡献单位(个人)
牡丹江技师学院
文明,因实践而升华;校园,因文明而温暖。近年来,牡丹江技师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李克强总理考察调研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上级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创新实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学院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依托理论中心组、党委会议、“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载体,发挥“关键少数”头雁效应,先后举办“领导讲党课”“红色主题教育”“清明祭扫”“庆祝建党百年红色故事会”文艺演出等活动40余次;全年每周一常态化开展升国旗仪式,十一国庆期间组织开展“国庆吃面,国泰民安”新民俗活动;组织157名党员“走进班级讲党课”。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年办结市级台账“煤改电”项目,开展“大手拉小手”困难学生帮扶活动三批次,包保困难学生275人。
学院坚持立足实际活动,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学院志愿者开展志愿义工参加“创文明城市 迎文旅盛会”志愿服务周周行清理小广告活动,为城市清理小广告、共创文明城市;开展“学史力行、助力中考”志愿服务,组织党员教师成立志愿服务队,义务为中考考生家长服务;选派12名学生志愿者助力全省旅发大会;开展"爱护校园、志愿有我"等志愿者活动。
特别是今年4月份本轮本土疫情暴发以来,学院着眼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将工匠精神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牡丹江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迅速安排部署、全面组织动员,成立爱民区抗疫突击队和24个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用心用情用力筑起疫情防控一线“红色战斗堡垒”,助力打好打赢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成立爱民区防疫突击队和社区防疫临时党支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校园内紧盯“防疫升级、筑牢防线”,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贯彻落实能力。4月6日,学院组织爱民区16名职工成立防疫突击队、163名党员成立24个社区所在地防疫临时党支部,除不予外出党员外,党员志愿服务率为100%,保持连续作战29天,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0余人次,疫情防控经验信息在全市疫情防控教育专报刊发,收到基层党组织表扬信5封,学院临时党组织形象得到基层认可,技师人用情构建“疫情战斗桥头堡”。
孙慧峰
孙慧峰,男,1981年7月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西安区立新社区残疾协理员。幼年因患小儿麻痹双下肢行动不便,自懂事时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后,他从没有怨天尤人,并且在磨难中变得坚强,在不公中变得豁达。他用“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名言来启迪自己。
孙慧峰从事残疾人协理员这项工作已有十五年了,始终如一,从不掉以轻心,他把政府民生工程的政策落实到户,他把政府对百姓的实惠落实到人。2013年孙慧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和孙慧峰住在一栋的王丽娜家非常困难。双亲残疾、母亲多病,加上幼年的小丽娜组成一个家。孙慧峰对这个家格外关注,常来转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竭力尽心地为这个家争取优待??际敌械捅U呤?,他拖着病腿跑社区、联系办事处,主动向社区领导介绍家庭状况,请领导到家里看。低保资格审核通过,小丽娜全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小丽娜父母脸上浮现出很久没看到的笑容,孙慧峰笑得更灿烂。
辖区内大部分残疾人都是老年人,有的没有联系方式,有的接电话也说不清楚,每次有政策下来他总是每家每户去通知,耐心地讲解,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他们能听懂为止,并为他们准备好需要的材料。谈起孙慧峰的时候大家都说:“孙慧峰不仅是残疾人前进的领路人,也是许多正常人的好向导,他是我们这些人无形的精神领袖。有他我们就有无穷的干劲,有他我们就知道该干什么,有他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font>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还在春节假期中的孙慧峰,就主动到社区报到,帖通告、做消杀,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前列,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疫情期间小区静态管理,孙慧峰克服困难,不讲条件值班值守,严格执行小区人员进出规定,认真检查出入证、扫码测温等工作。在一轮轮核酸检测时,孙慧峰每次都有序引导居民前往排队检测。他义无反顾地主动到最危险的服务岗位做好宣传引导,搬运物资,维持秩序……坚守志愿服务岗,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身残志坚的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孙慧峰给自己选定了人生方向,他说:“我就要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刘新明
刘新明,女,中共党员,2010年从事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现任海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办负责人。多年来她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契机,抢前谋划,主动作为,带领广大林海志愿者发扬奉献精神,为“两中心”融合,投身文明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让更多的志愿者成为新时代的“出彩海林人”。
一、立足文明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刘新明同志先后到哈尔滨、山东等地考察学习,撰写了《新时代下志愿服务工作研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架构》等调研报告6篇,学习笔记10万余字。在推动海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前期,她多次深入英雄社区、密南村等地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梳理志愿者意见、建议200余条,为精准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和项目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中心研究推广“点单上菜”七步工作法志愿服务模式,把新媒体宣传、直播带货、旅游资询等纳入“点菜单”。为激励广大志愿者参与热情,研究制定《海林市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完善海林市志愿者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海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协调、注册培训等18项机制。
二、融通两个“中心”,打造品牌项目。刘新明同志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职能作用,创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走访慰问、爱国卫生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了29个品牌项目。指导孵化“文明交通 大拇指行动”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制作新媒体作品38件,传播人次达30余万人,有效提升了全市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组织横道河子镇党员干部成立小火车志愿服务队,开展“美丽风景 小火车跑起来”志愿服务活动,在横道河子威虎山越野挑战赛中吸引全市306名志愿者投身旅游志愿服务。疫情攻坚阶段第一时间撰写“疫情防控 志愿同行”倡议书,组织9支社会志愿团队招募505人参与一线疫情防控,11名心理咨询志愿者开通公益热线。制作“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宣传视频35个,点击率9万+。
三、发扬奉献精神,加快提质增效。刘新明同志从搭平台、建队伍、促活动等方面入手,指导9个实践所、124个实践站、20支专项团队常态开展活动,并将“融合”理念纳入团队培训、志愿者培训中。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2000名志愿者开展学党史“威威虎”移动小课堂、“抗击疫情破冰行动”“志愿引领记”“我为龙江冰雪代言”“文明出行 大拇指行动”“文化志愿 情暖乡村”“小小红色解说员”“党史学习五个一”等志愿活动5000余次。打造旅发大会志愿服务123模式,开展“威威虎 微微笑 威虎山下志愿行”系列活动53项。主讲《走近旅发大会》、《百年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志愿者礼仪形象》等宣讲36场次,受众群众3万余人次。
2017年以来全市志愿者注册率增长46.7%,总服务时长达64万小时。文明实践活动转发点击率达100W+。全市836名志愿者荣获礼遇嘉奖,志愿者吴磊、吴文淑等43人荣获省市表彰,“文明交通大拇指行动”“威威虎移动小课堂”等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