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仁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道德精髓。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期,牡丹江文明网和“文明雪城”微信公众号开展2022年度全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线上展播活动,让涌现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浸润人们心间,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文明风采,打造志愿服务之城,为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西安区“理响西安”志愿服务项目
西安区“理响西安”宣讲团成立于2021年3月,现有注册志愿者118人,主要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身边,夯实思想基础。截至目前,“理响西安”宣讲团累计宣讲415场次,受益群众1.1万人次。
一、“理论+组织”,注重整合资源,打造“全领域”宣讲队伍。从各领域广选人才、建好队伍,横向抓整合,纵向建体系,打造“专家学者讲政策、党员干部讲先锋、典型模范讲故事、青年力量讲奋斗、红领巾讲传承、百姓群众讲实践”的宣讲队伍矩阵。横向,创新建立以区委宣传部为主体的“1+N”宣讲工作队伍模式;纵向,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队伍,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叠加,叫响叫广理论宣讲品牌,实现各层面宣讲全覆盖。
二、“理论+阵地”,注重拓宽渠道,打造“零距离”宣讲平台。运用各类宣讲阵地,形成“会议室+文化广场+红色展馆+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网络平台”的“全链宣讲”。把“人民空军摇篮纪念馆”“牡丹江抗联主题陈列馆”“孙成有烈士纪念陵园”等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进行现场宣讲。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扎实开展大众化、通俗化、分众化、差别化理论宣讲。针对农村、校园党员群众,灵活运用“小板凳宣讲”“大喇叭和小广播”等方式,将宣讲从“会场”向“现场”延伸。发挥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学党史?我打卡”活动,以“菜单点课”形式,推出老党员、老战士“党史慕课”,让宣讲活动更具吸引力。
三、“理论+互动”,注重增强实效,打造“喜乐见”宣讲形式。积极推进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运用短平快的“微宣讲”、巡回式的“文艺讲”、拉家常的“互动讲”等多种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新”、讲“活”,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通过设置“e?讲习所”“红领巾讲党史”、“党代表归来话落实”等“指尖课堂”开展主题宣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七个一”活动,在社区、校园、田间、工厂讲述革命故事,在村口、集市用“方言白话”与百姓“拉呱”互动,真正让“概念化”宣讲变为“形象化”宣讲,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阳明区“庆丰收农家乐”农村志愿服务项目
阳明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坚持把文化志愿服务建设作为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快速。
一、突出品牌引领 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在城乡上下互送文化、村村左右文化结亲、相邻乡镇文化联动上创新突破,先后推出“农民乐团专场音乐会”、“经典戏曲进乡村”、“古诗词诵读大赛”、“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新平台,每年金秋时节,阳明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庆丰收、农家乐”农民艺术节,如今,已走过十八年历程,成为阳明区对外文化宣传的品牌之一,并获得了省级城区文化活动品牌的殊荣?!扒旆崾?农家乐”农村公益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区、镇办、村社区三级联动,推出了“村村结亲?文化串门”、“银华岁月”重阳文化展示月、钓鱼大赛、门球大赛等多项文体惠民活动,掀起了城乡文化互动的高潮。
二、搭建群艺舞台 以文艺繁荣促文化服务。以“欢庆我们的节日”活动为引领,常态举办正月十五秧歌展演和庆“七?一”、“十?一”文化志愿者专场文艺汇演等活动?!爸泻弦凰萄裘鳌蔽幕驹刚咧魈馕幕芟盗谢疃汀扒榕裘鳌迸┐骞嫖幕驹阜竦染哂薪锨渴痉洞饔玫呐┐迤放莆幕谌段诠惴嚎?。桦林镇“唱响桦林?舞动全镇”和磨刀石镇“炫舞磨刀石?魅力新农村”文化品牌荣获省级乡镇农村群众文化品牌。五林镇金场村、板院村、铁岭三村和南岔村被省文化厅授予省级文化大院光荣称号。
三、取材本土资源 全力打造乡村文艺精品。桦林镇农民协会腰鼓舞《欢乐中国年》、《桦林威风锣鼓》,铁岭镇农民协会民族舞《鼓情鼓韵》、《喜庆扬村》,荣获全市“福彩杯”社区社会组织文艺大赛一等奖及最佳领舞奖;《窗前明月光》、《乡情》等优秀文艺作品屡获省市级殊荣。五林镇五星村、长兴村荣获牡丹江市广场舞大赛金、银奖项。在市农民文化节“阅读助力人生”大赛中,农民作者高马乐、郑瑞新的作品《不忘初心》 《爱的和谐》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作品《腾飞吧牡丹江》荣获市老龄委原创作品最佳原创奖。
四、服务凝聚民心 共享志愿服务发展成果。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扶贫、完善农家书屋等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优秀的文化在农村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市残联“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志愿服务项目
“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是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特需化、专业化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倡导“助人自助、乐人乐己”助残服务理念,大力弘扬“有无相通、患难相恤、守望相助”的邻里互助精神的志愿服务项目。
一、增强项目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助残志愿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残联改革成效、密切联系残疾人群众的具体体现。推进“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助残志愿服务理念进社区、进村镇、进工厂、进校园、进家庭,提高助残志愿服务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形成了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二、建设助残队伍,完善组织架构。注册成立机关助残志愿服务队,残联工作者注册为助残志愿者参加活动;按照专业性要求,成立就业服务、文化扶残等专业性服务分队,开展专门服务;督促县(市)区残联组建县级机关志愿助残服务队,推进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广泛动员公益团队和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助残扶贫志愿服务,切实提高邻里守望相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残疾人邻居提供个性化、特需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
三、开展助残活动,构建爱心网络。2019年,“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市政府残工委领导以及市残联机关干部深入乡镇、社区,与广大助残志愿者共同开展助残志愿活动,如“走进纪念馆 传播红色记忆”活动、“走进自然?共享阳光”励志演讲活动、“走出家门 共享阳光”主题活动、在市图书馆六楼报告厅视障残疾人听电影活动、“吾初心 记使命 跟党走”活动、“爱我中华阳光行”庆祝祖国70华诞知识竞赛与文艺节目演出活动等等。
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帮扶残疾人7294人次,营造“随手公益、随家公益、力所能及”关心帮扶残疾人邻居的浓厚氛围??沽诶锘ブ?、励志分享、信息共享、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开展各类政策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开展送教上门、培智教育、扶残助学志愿服务;开展低视力康复、聋儿语训、助听器发放、脑瘫和弱智儿童训练、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普及型假肢安装、残疾预防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通过组织“温馨工程?暖春行动—关心我的残疾人邻居”“困中送暖?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等主题活动,切实解决好困难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取得了“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社会效果,营造全市助残扶残志愿服务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