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诠释,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仁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道德精髓。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期,牡丹江文明网和“文明雪城”微信公众号开展2022年度全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线上展播活动,让涌现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浸润人们心间,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文明风采,打造志愿服务之城,为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
阳永

阳永,男,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目前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2652小时,现任中共牡丹江市雪松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中志协应急委预案救援部副主任、国家五级应急救援员。他始终秉持志愿服务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一名优秀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2020年初,阳永因为工作原因出差武汉,正赶上武汉新冠疫情爆发,阳永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住地就近的应急救援队。每天,他和队里的100多名志愿者承担起物资转运任务,及时了解一线医生的需求及时给予配送,积极的为社区、民警、殡仪馆、媒体机构等单位的一线人员送去必要的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接送志愿者队员家属就诊。2020年,因为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异表现,武汉市人民政府先后授予阳永“优秀志愿者”和“抗疫优秀志愿者”称号。
从武汉回到牡丹江的阳永,依然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威胁的严峻形势下,他积极与街道、社区对接,组织雪松志愿者协会在牡丹江市四城区25个小区设置4支常态化志愿服务疫情防控队伍,组织分配物资,覆盖全市四城区3万余户社区居民。他主动与市应急局、市消防支队沟通联系,开展消杀应急训练和专业教育培训。2022年,累计完成12个社区、23个小区、383栋楼1184个单元、9个大中小学校及其他建筑的消杀任务,共出动志愿者419人次,消杀总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
作为在牡丹江市较为有影响的雪松志愿者协会的支部书记,阳永非常重视协会的党员队伍建设,在开展志愿活动中,他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带领党员志愿者们率先垂范。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常态化做好生活困难、孤寡、残疾、高龄老人的关怀服务,传递文明新风尚,精心组织开展“慰问困难户 帮扶暖人心”志愿服务项目,为生活困难群众送去大米、豆油等生活物资。2022年,累计慰问10余次,慰问生活困难群众50余户,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爱。2020年以来,阳永先后获得市级“优秀志愿者”“社区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于霞

于霞,女,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目前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2100小时,人民航空摇篮博物馆青年志愿组组长,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了不平凡业绩。
在牡丹江人民航空摇篮博物馆,大家会经??吹剿帕礁霰ΡΩ喂壅咦鼋步?,大家都说这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2021年6月1日博物馆成立后不久,她常常利用空余时间做志愿者,是博物馆能够全程讲解的志愿者之一。每逢节假日,于霞就带着她两个儿子到博物馆做讲解。大儿子孟广皓,在妈妈潜移默化影响下,能独立讲很多革命故事,今年参加了全国、省市的演讲大赛,都获得了优秀奖以上奖励,红色基因也慢慢浸润着孩子的心灵。
于霞自学考取了红色研学指导师,在她的倡议下,博物馆与域内水泥小学联合共建,从人员筛选、培训她都付诸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首批红色小讲解员全部驻馆讲解,累计讲解20场次,受众1000余人次,受到市区领导和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每到夏秋季迎来博物馆参观的高峰期,于霞总是主动请缨,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即使嗓子哑了也从未抱怨,她用自己的方式讲解着这段波澜壮阔的航空史,加深了参观者对红色牡丹江和航空历史与文明发展历程的了解,带大家领略红色航空文化的魅力。今年年初,于霞加入了人民航空摇篮博物馆编辑组志愿者,牺牲了无数个休息日一心扑在志愿者岗位上,专心学习红色航空史和本地文化。以往杂志都是以历史研究为主轴,于霞大胆地给编辑组提建议,在杂志开设《航空科普史话》专栏,让杂志走进中小学生,扩大博物馆宣传面。杂志一出版,就在中小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受到航空革命前辈的赞许。同时,她还负责校稿、设计了国内第一本反映东北老航校日籍人员历史研究文集《摇篮纪事》,填补了研究东北老航校历史空白。
罗桂兰

罗桂兰,女,1967年出生,目前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1960小时,现任穆棱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罗桂兰为了公益事业任劳任怨,不计回报,义务植树、帮助留守儿童、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共计捐款三万余元,成立普法小分队,帮助政法委、司法局义务法制宣传。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她积极响应穆棱市团委号召,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迅速组织志愿者队伍并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
疫情爆发时,罗桂兰在大年初三带领五名志愿者驱车到牡丹江地区各个高速路口,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口罩、热帖、开水、小火锅等物资,她以实际行动为广大一线工作者带去温暖和正能量。牡丹江、宁安、海林、穆棱、兴源各个高速卡点都留下了她的身影。随后,罗桂兰带领志愿者们继续坚守在穆棱市各个小区的防控岗位上,认真对小区出入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除了自己正常值班值守,罗桂兰还每天奔波于穆棱市34个小区,为志愿者们送去防护用的消毒用品、口罩、手套等物资。自参加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以来,罗桂兰一天都没有休息过。除了在小区值守之外,她还负责安排470名志愿者在34个小区值守排班工作,沟通每个志愿者时间安排,让大家值班工作顺畅开展。每次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她都会用温和简洁的语言,规范快捷的流程向新加入的同志介绍值班制度、工作流程。知道大家值夜班辛苦,她每次都会让后面夜班的志愿者晚来一个小时,她再多值一个小时。罗桂兰表示,作为一名公民,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感到无比自豪。她带领志愿者抗疫值守历时五个半月。在这场全民战“疫”的斗争中,罗桂兰全释了一名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