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是XXX吗?这里是大安社区,请问您家是住在……10月10日以来有没有从外地返回人员?您家里现在是X口人居住吗……”一个简短的询问电话,一分多钟,看似不长,但是每天数百次的呼出量,就是大安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员杨曾要面对的任务。
“最近几天,随着国内疫情的不断变化,社区需要对外地返牡人员进行排查?!毖钤嫠呒钦?,为了提高排查效率,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逐户进行排查。微信沟通、电话排查,能用上的方式都要用。仅电话拨出,每天就接近300次。大安社区管理着4408户居民,社区共投入十人左右,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排查了一遍。排查出外地返牡人员近200人,并按照要求通知其进行核酸检测。
从疫情阻击战打响的第一天,杨曾的生活就进入了紧张状态,改变了以往的正常生活,不管黑天白天,不分节日假期。作为一名社区人,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每天他接收着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按照上级部署,积极进行落实上级党委有关疫情指示精神;排查返牡人员、确认外来人员信息、宣传、核实疫苗接种情况、开车接送行动不变人员接种疫苗、安抚隔离居民、电话回访,等等,太多太多的琐事,令他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他忘记了午休,忘记了下班,经常都顾不上吃饭,一袋泡面经常是他的一顿饭,吃完又再次投入到工作中来。腰间盘病、胃病复发,有一次,疼得他直冒虚汗,在大家的劝说下,他只回家休息半天,就又投入了战斗。
不但如此,杨曾还需要参加对返牡的重点人员管控一线,积极对接境外返牡人员,经常为此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联络居民,对接转运组,了解是否及时对接隔离。随着党组织和政府的有效指导和各项政策管控的落实,社区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和严格,了解返牡人员情况,宣传防护知识,耐心做隔离居民疏导工作等,再苦再累,他都没有退缩。他说:“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站在群众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工作重如天,如果稍微有错误,就会造成不小的问题,责任告诉他,这项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杨曾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两次因身体原因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劝他应该在家休养,否则病情会加重。他没有这样做,他坚守自己的信念:面对疫情不能退缩。用自己的坚守和担当,为抗击疫情战役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