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阳明区桦林镇互利村,过去那里还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农民收入低的贫穷村。近年来,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互利村委会结合实际发展形势、拓宽思路,确定了以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为核心的“一村一品”产业,有效带动全村致富。
现如今,搭乘我市承办第四届全省旅发大会的东风,互利村“坚持一个目标,强化三抓路径”,把“创城市、迎旅发、建家乡、惠民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发展中感受生活新气象
马忠才是村里公认的“能人”。早年间,他一直带领由本村20多户村民组成的工程队,辗转在外地创业。工程队员们辛勤劳动,换来生活的蒸蒸日上。为了更好地参与建设家乡,经过深思熟虑,马忠才于2012年返乡,竞选担任了阳明区桦林镇互利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农民脱贫致富也离不开土地。马忠才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多方了解政策、四处参观调研,结合本村实际最终确定了以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互利村马家沟芹菜种植和肉牛养殖这两项扶贫产业,不仅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也为全村致富增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期间,互利村还把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在区镇两级政府帮助下,先后完成了整村绿化、硬化、亮化等工作,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村外主街路两侧实现美化全覆盖,路灯全部更换太阳能照明灯,主街道硬化率100%;还设立了包括远程电教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等在内的文化站,实现网络信息共享,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村美、民富,更要群众精神富足,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跋衷谧呓颐腔ダ?,首先看见的就是整齐划一、干净平整的路面,沿着整洁的水泥路面走向村文化广场,那里健身器材、休闲凉亭一应俱全。”马忠才介绍,互利村两委班子高度统一思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全省旅发大会”为目标,以建设“和谐互利、文明互利、美丽互利”为理念,通过扎实做好“三抓”工作,不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切实让村民在发展中感受到生活的新气象。
而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前,互利村先进行了“海陆空”宣传,使新理念深入人心?!昂!奔蠢弥匾诩偃?,在“人海”中发放宣传单宣传;“陆”即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用脚底板走遍千家万户,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空”即利用乡村大喇叭,不断播放宣传内容。通过深入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大家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激发村民整治动力。同时,号召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庭院活动,“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接下来,互利村在深入开展“三抓”工作中,首先把门前三包抓“实”,制定村民门前三包制度,每家每户一包卫生,确保自家门前整洁卫生;二包秩序,杜绝私搭乱建,占用道路;三包绿化,认真养护门前树木绿植。对于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村民,由党员与有威望的村民入户劝导、带头示范,引导全体村民认真落实。
在垃圾清理抓“勤”方面,互利村与垃圾清运公司达成协议,村内垃圾必须日产日清。每日清晨,垃圾清运车就挨家挨户收走垃圾,确保生活垃圾“不落地、不逗留”。同时,互利村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全村党员干部组成志愿团队投身冬雪消融后的环境整治,身体力行做表率,带动全村上下全方位、无死角清除街边垃圾,切实强化了迎旅发、优环境的思想基础。
在改善环境抓“长”方面,近年来,互利村始终注重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长效性。从2020年7月起,村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为600余户村民配备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帮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整齐摆在农户门前的垃圾桶,成了互利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过一年尝试,今年,互利村将进一步健全“户分类、村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探索科学的环保之路。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全村的共同努力,我们村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甭碇也潘?,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将继续带头倡导、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市民;要主动支持参与,助力旅发大会顺利召开,营造自上而下、全员上阵的迎旅发氛围,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