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错落有致、道路整洁、河水清澈……在东宁市很多村民的眼中,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垃圾清理了,厕所干净了,房前屋后种上了各种树木,住着越来越舒心。
近年来,东宁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机制、全域推进,全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高点站位 全方位发动
东宁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同调度、共推进。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将全市行政村细分为示范村、重点整治村和提档升级村三档,分类研究,精准施策,全域推进。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目标考核和重点督办工作,采取拉练检查和日常督察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工作推进。
同时,突出财政投入,加大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奖补力度,对完成年度整治任务、达到整治要求的村实行定额奖补。2018年、2019年分别发放奖补资金100万元、200万元,2020年发放400万元,2021年奖补资金设置为554万元?;够⒒硬普式稹八牧讲ηЫ铩钡母芨俗饔?,引导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农民投入人居环境建设,2018—2020年,累计投资1.7亿元。此外,广泛宣传发动,引导上下联动,积极引导、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多角度推进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东宁市以整治环境为核心,全面提升村屯环境。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出动人员2.9万余人次、车辆1.5万余次,清理垃圾6.9万余吨。全面启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在86个村屯建立了卫生保洁队伍,配备保洁人员200余人,分发垃圾桶72406个,实施农村垃圾“无缝化”管理。启动绥阳镇等4个村屯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持续开展清淤疏浚、插柳护岸、清理乱搭乱建工作,全力将农村河塘沟渠打造成为水清、岸绿、景美的风景线。稳步开展厕所革命和能源革命,建成农村室外卫生厕所700座,室内改厕3585户,建成4处秸秆固化燃料站和11废弃菌糠造粒压块厂,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以提升环境为重点,全面改善生活质量。东宁市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造农村危房166户,消除农村C级、D级危房。实现所有行政村道路村村通硬化100%,村级公路好路率49.7%,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
以美化环境为突破,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开展设计改造美化和村庄绿化,根据乡土风貌,对村屯道路、沟渠、环村林带、民居进行规划设计,采取木板院墙、彩钢屋顶、墙体彩绘等改造措施,完成15个村整体设计美化。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累计完成施工建设村庄绿化76个,栽植树木50万余株,绿化面积1812亩。选取10个村作为试点村,推进菜园革命,打造庭院经济,免费提供果树苗木和技术服务,建设菜园800亩,栽种果树1.4万株。
完善机制 助推村庄“持久美”
为了让村庄从 “一时美”到“持久美”,东宁市采取购买服务与农户收费相结合、农户评比与资金奖补相结合、网格化覆盖与模范带头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长时效维护,保障整治持续性。
各村以购买服务方式公开聘用保洁员,出资成立专业管护队伍专人管护,保洁员竞聘上岗,以保证保洁工作质量。村委会在年底对管护费用开支明细进行公示,保证资金用到实处。同时,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和农户评比奖补制度,对评比前十名农户给予资金奖励,对基本达标农户以广播等形式公开表扬,对未完成保洁任务的农户进行曝光,调动农户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村域环境卫生划分片区,实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村两委、党员及村民代表包街包户,制作街牌责任落实到人,实现网格化覆盖,镇、村、民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公共事业管护行动,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