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良好诚实守信氛围,东安区广泛深入开展“诚信七进”活动,宣传诚信知识,弘扬诚信精神,倡导诚信乡风,建设“诚信政府”,打造“诚信东安”品牌。
诚信“进机关”,持续建设“诚信政府”。全区各机关及事业单位对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守信践诺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公职人员在转变工作作风、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办事不求人”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深入开展公职人员诚信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公职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职业操守,建设一支依法行政、诚实守信、高效廉洁的公职人员队伍。
诚信“进大厅”,持续打造“诚信窗口”。在区政务服务大厅通过LED显示屏循环滚动播放诚信宣传片,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宣传;设置信用查询服务专区,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信用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的信用信息核查服务。
诚信“进校园”,全力打造“诚信教育”。召开“诚信进校园”主题升旗仪式,各中小学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诚信宣誓;开学第一课各班级召开了“系好第一枚‘诚信扣子’”主题班会,积极倡导诚信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品质;开展教师现场说课竞赛,宣传诚信知识,弘扬诚信精神;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诚信公约》,进行诚信承诺签名,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诚信环境。
诚信“进企业”,积极倡导“诚信兴商”。加大“码上诚信”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市场主体主动申请赋码、亮码,引导市场主体公开展示和场景应用;发挥商(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企业内部学习培训的必修内容,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和守法观念,让“诚信兴商”的理念和文化深入人心,不断提升企业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经营的担当。
诚信“进市场”,积极引导“诚信计量”。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利用电子显示屏、标语、张贴画等广泛开展“诚信龙江”宣传活动,引导经营者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与商户深入交流,仔细了解果蔬、肉类等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市场销售等经营情况,倡导商户诚信经营、明码标价、诚信计量。
诚信“进社区”,全力打造“信用社区”。将诚信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宣传之中,结合“学雷锋纪念日”“315消费者权益日”,充分运用展板、读报栏、图书角等各类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大力弘扬重信践诺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动员志愿者力量,参与社区诚信宣传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诚信东安”建设的良好氛围。
诚信“进村屯”,建设美丽“信用乡村”。结合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各项部署,加强农村诚实守信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农村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倡导诚信乡风,建设文明乡镇,让诚信价值观影响在农村的熟人社会中更为显著,积极营造以信用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