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末,牡丹江“诚信一条街”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后,我市加速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着力打造“诚信龙江”品牌,截至目前 ,我市“码上诚信”企业已增至3872家,进一步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支撑作用的同时,让信用体系建设为经济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增添新的动力。
据介绍,“码上诚信”项目作为我市今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经过连续多次实地调研,征求市场主体合理化建议,最终选定东一商场等36家市场主体为我市首批“码上诚信”赋码单位试点,于今年3月29日在全省率先启动。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逐步推广。5月13日,全市其余九个县(市)区237家商户参加了第二批试点工作;7月5日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启动园区主体申请赋码工作; 7月23日起,东宁、林口县、西安区在食品生产销售、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重点民生领域启动市场主体申请赋码工作。截至目前,四个多月时间,已经有近四千家企业申请“码上诚信”单位。
同时,为配合“码上诚信”项目推进,我市同步开展市场规范治理专项行动。严格检查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该规范的予以规范,该清除的坚决清除出市场,严禁无照经营;规范各种特约专卖、商标授权、品牌代理经营资格;对各类合法经营主体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市场主体资料集中统一管理;督促经营者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和落实进货备案、进货验收把关、索证索票、经营台账、上柜上市查验、信誉卡制度,把好进货和销货关;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商品检测工作,组织商品质量抽查,严禁“三无”产品。
据了解,在试点商业区,消费者扫描商家悬挂的“码上诚信”即可查看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并对其服务情况作出评价,实现信用信息移动端展示、归集、评价和预警功能,推动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互信共信,不断提升龙江企业信誉和知名度,唱响“信用有价”,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